Friday, September 12, 2025
Health

兒童口腔護理要點:家長在牙醫診所常被提醒的五件事

95views

介紹

孩子的口腔健康從小打好基礎,會影響一生。帶孩子到牙醫診所時,牙醫和護理人員常提醒家長幾個核心要點。掌握這五件事,可以讓你更有底氣幫孩子建立良好習慣,減少蛀牙與未來需要複雜治療的風險。

一、從什麼時候開始清潔牙齒

家長常被問到何時開始幫寶寶清潔牙齒。答案是從第一顆乳牙萌出時就要開始。用柔軟的嬰兒牙刷或紗布沾水輕擦,幫助去除奶漬和細菌。當出現多顆牙後,應開始使用適量兒童牙膏,並教導孩子如何刷牙。牙醫診所會示範正確的動作與時間,建議每天至少刷兩次。

二、夜間餵奶與甜食控制的重要性

夜間餵奶或長時間含奶瓶是造成嬰幼兒蛀牙的主要原因之一。糖分在牙齒表面停留太久會促進蛀牙發生。牙醫常建議在睡前避免讓孩子含著奶瓶入睡,若必須給水也應盡量用杯子而非奶瓶。對於零食和飲料,也要控制糖分攝取,盡量由正餐時間給予,並在餐後清潔口腔。

三、使用氟與塗氟的建議

氟有助於強化琺瑯質,預防蛀牙。家長可在牙醫診所諮詢適當的含氟牙膏用量與頻率。兒童特別是蛀牙風險高者,牙醫可能建議在診所做專業塗氟,作為預防措施。氟的使用要依照年齡與風險評估,過量使用會有副作用,因此請聽從牙醫的建議。

四、建立正確刷牙習慣與監督

孩子的手部協調尚未成熟,通常需要家長陪同刷牙直到七到八歲甚至更晚。牙醫診所常提醒家長從遊戲化、規律性的方式引導孩子,例如用計時器或唱歌來達到兩分鐘刷牙時間。監督內容包括確保牙齦線邊緣和後牙的清潔,並教導孩子如何使用牙線或間隙刷清潔牙縫。

五、定期檢查與預防性處置

帶孩子定期到牙醫診所檢查能早期發現問題。牙醫會評估齒列發展、蛀牙風險與咬合問題,必要時提供窩溝封填或局部塗氟等預防性處置。若發現早期齒列異常,牙醫會與家長討論是否需要矯正評估或觀察。

家長常見誤區與牙醫的建議

有些家長以為乳牙不重要,反正會換牙。但乳牙的健康影響恆牙的發育,乳牙蛀壞可能造成疼痛、感染或影響恆牙位置。另一個誤區是過早讓孩子自己刷牙就停止監督。牙醫診所通常會強調家長要持續參與,直到孩子能完全掌握技巧並養成穩定習慣。

結論

兒童口腔護理需要家長的定期參與與專業牙醫的追蹤。從第一顆牙出現就開始清潔、控制甜食與夜間含奶習慣、合理使用氟、建立刷牙監督機制,以及定期到牙醫診所做檢查和預防性處理,這五件事可以大幅降低蛀牙風險並促進孩子的口腔健康。和牙醫保持良好溝通,根據孩子的成長與口腔狀況調整護理方式,是最實際的做法。

Leave a Response